“遗像”是怎么来的?出殡后谁捧“遗像”?

遗像一般指画像和照像(照片),使用塑像和刻像的较少。遗像反映逝者生前的身影形貌,用以标识逝者。现时城乡丧事活动,普遍使用遗像。

照像为瞬间不变的容貌形态,较为呆板凝滞;画像古称画影传神,画像画得好的确实可以传神,有条件能讲究一点的,最好使用画像。

(一)遗像的丧事来源

我国的画像技术历史悠久,应该早于文字,因为文字是从象形演化而来。现有的实物证据是商代早期的人物画。秦汉及之后,随着毛笔、墨汁、颜料的普遍使用和改进,画像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。如西汉宫廷就有专门的画工,皇帝根据画像选幸妃嫔。据传,王昭君长得美,没有讨好画师毛延寿,被画得丑,结果皇帝没看上,远嫁塞外。著名的长沙马王堆汉墓,是西汉早期的,里面出土了许多帛画,画技水平是挺高的。隋唐时期,画像技术已普遍深入居民生活,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方面。

画像技术何时用于丧事,很难稽考。因为规范的丧礼没有画像的说法,所以,画像用于丧事出自民间,而且有一个过程,是长时间逐步形成的。可以确定的是,到北宋时期,民间丧事使用画像已经很流行。

北宋司马光在《书仪》中说:“古者凿木为重,以主其神。今令式亦有之,然士民之家未尝识也。故用束帛依神,谓之魂帛,亦古礼之遗意也。世俗皆画影置於魂帛之後。男子生时有画像,用之犹无所谓。至於妇人,生时深居闺门,出则乘辎軿,拥蔽其面,既死,岂可使画工直入深室,揭掩靣之帛,执笔訾相,画其容貎?此殊为非礼。又世俗或用冠帽衣履装饰如人状,此尤鄙俚不可从也。”北宋时期,民间已经将画像用于丧事,即将画像放在魂帛后面。但司马光反对画影画像,视为非礼之俗。南宋朱熹在《朱子家礼–丧礼》中,完全同意司马光的观点,将“置魂帛”作为丧事活动规范程序,没有画影画像的要求。到明清时期,官方给定的礼仪文本是《仪礼》和《朱子家礼》,丧事画影画像一直没有得到权力管理当局的认可和推延,但民间的沿袭传承一直未断。

《金瓶梅》第六十二回:“潘道士法遣黄金士 西门庆大哭李瓶儿”中,李瓶儿咽气之后,西门庆因思想李瓶儿动止行藏模样,忽然想起忘了与她传神,叫过来宝来问:“哪里有好画师?寻一个来传神,我就把这件事忘了。”来宝道:“旧时与咱家画围屏的韩先儿,他原是宣和殿上的画师,革退来家,他传的好神。”西门庆道:“他在哪里住?快与我请来。”来宝应诺去了。《金瓶梅》第六十三回 “韩画士传真作遗爱 西门庆观戏动深悲”中, 西门庆对韩画士道:“先生,你用心想着,传画一轴大影,一轴半影,灵前供着,我送先生一匹缎子,十两银子。”韩先生道:“老爹吩咐,小人无不用心。”须臾,描染出个半身来,端的玉貌幽花秀丽,肌肤嫩玉生香。那与众人瞧,就是一幅美人图儿。

《金瓶梅》是明代中期作品,写李瓶儿丧事用了四个回目,生活描写比较全面细致,民俗记叙较为可信。所以,至迟到宋元时期,民间画影传神已经成为丧事活动的一个特定事项。

近现代及当代以来,随着照相技术的发展普及,丧事活动照片使用较为普遍,使用画像的越来越少。

(二)遗像的丧事操作

按司马光《书仪》的说法,在停尸停柩阶段,画影放在魂帛之后。魂帛是书写逝者名讳的绢帛,按朱熹《朱子家礼》的规定,魂帛是放在“灵座”之上的,“灵座”是放在祭案之上的,祭案是放在尸体南面即前面的。清代后期到民国,“魂帛”演进为“引魂旗”,“灵座”演进为“灵位”。现实生活中的丧事操作,普遍使用“引魂旗”和“灵位”。

所以,在北方农村大部分地区,一般习俗要求,在停殡时期,遗像放在灵位的后面,灵位放在祭案中间靠后的位置。遗像的功能与灵位是一样的,都是标识逝者的,区别在于一个是文字,一个是影像。一般来说,遗像随灵位,灵位动,遗像也动;灵位不动,遗像也不动。

出殡走丧动灵,理论上讲遗像应该也动。但谁捧遗像,各地习俗有差别。有长子捧遗像的,有次子捧遗像的,有最小儿子捧遗像的,还有孝子辈中年龄最大的捧遗像的。有差异,问题出在哪?出在遗像与灵位的关系上。

遗像标识逝者,灵位也标识逝者,两者功能作用是完全一样的。出殡走丧后,灵位要有人捧,遗像也要有人捧,一个人干不了。所以,如果确定丧主(长子)捧灵位,就要安排其他人捧遗像。其实,在逝者的字辈人员中,谁捧遗像都行,不必过于拘泥。反过来一样,如果确定丧主(长子)捧遗像,就要安排其他人捧灵位。一个人既捧灵位又捧遗像的,只有捧得了,也行。

出殡用“灵车”的,遗像放在“灵车”上或置放于“灵车”前方。